小视角,大世界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
吴小迷
《一个都不能少》讲述的是,13岁的魏敏芝到水泉小学代替高老师上一个月课,期间发生一系列的故事。对于知识有限的她,高老师没寄予厚望,但只有一个要求,那在他回来之前他班里的28位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达到便会给她60块作为报酬。魏敏芝在高老师走后严遵高老师的要求,每天给学生抄一篇课文,不抄完不能出去;太阳没有照到钉子不下课。明行光要去体校,她拦;张慧科辍学打工,她找。电影借用蒙太奇的手法,展示出小魏老师在代课期间与学生的相处,不但展示学生从一开始的对她不承认,到最后的尊重和认同,同时,也让她从看学生是一种任务到教学生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意识转变。
一、“一根筋”的魏敏芝
这部电影是张艺谋洗尽铅华,重新回归熟悉的农村题材,还是擅长的“一根筋”似的人物刻画。在电影中魏敏芝是一个相当执着的人。首先,在跟村长讨要50块钱的代课费时,她追着车跑了很久,直到车停跟村长、高老师达成协议才肯返回去;其次,是她带领全班学生去搬砖,自行搬砖被砖厂老板赶,但一直没走,直到老板讨要搬砖费才肯离开;最后,她想找台长,就在电视台大门口一天都在拦问里从里面出来的人。她的这“一根筋”让我想到《士兵突击》里面的许三多,许三多是成熟的“一根筋”,让人打心里被触动。而她是不成熟的“一根筋”,这“一根筋”夹杂着小孩子在父母面前要不到糖就要闹的“一根筋”,让人让人无可奈何但又不得不满足她,非常符合她13岁的不成熟的年龄阶段,令人印象深刻,也令人感触良多。
二、小细节,真实性
电影的细节把握地非常到位。影片与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影片的做法有些相似,采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实景和自然光拍摄,大量地使用中远景、冷静而克制的长镜头,保持空间的和表演的客观性和完整性。令人印象最深刻一幕是,魏敏芝在城里找学生张慧科期间,她乌头诟面、邋里邋遢,隔着屏幕仿佛都能闻到几天不洗澡的酸臭味。其次是,学生升旗时唱《义勇军进行曲》时,学生虽唱的是新版国歌,但字幕显示的却是1978-1982年版本的歌词,年代感明显,符合时代背景,从中可以看出导演非常注意小细节。除此之外,这部电影的演员非常符合角色形象。魏敏芝和28位学生都是张艺谋从千万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没有一位是职业演员。就因不是职业的演员,但是更能体现出农村人的质朴、纯真的真实面貌。也因为不是职业演员,台词也不追求与剧本一模一样,而是通过演员用平实的对话,把台词说出来,使故事非常真实,让人身临其境,这也是字幕跟配音没对上的原因。
三、城乡对比,人性差异
张慧科外出打工不慎走失,为此,在城里过上流浪的生活。在城里流浪的期间,他看到到了城市的繁荣,也体会到了城里人的温暖与冷漠。在记者问他:城里有什么好,他回答说:城里可以白吃白拿,比物质缺乏的农村好。当记者再次问他:城里什么让他印象最深刻,他回答说:去要饭。这说明了当时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人性的差异。城市快速发展,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现代气息愈来愈浓,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却没有像农村那样简单、朴实,而是越来越淡薄、冷漠,给初来咋到的张惠科留下深刻的印象。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喻大于小”,它向我们展示了贫穷山区孩子外出打工的辍学问题,老师怎么教的教育问题,孩子多样性发展的问题留下深刻思考。正如张艺谋所说:“电影除了好看以外,还要告诉大家什么,让大家想什么,关心什么,爱什么”。同时,它又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获得了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第2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12届欧洲电影奖等等。
(吴小迷,文化传媒学院2019级汉语国际教育17班,指导老师骆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