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学校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广大教职工不忘初心、弘扬师道,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寸金培育人才,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年,学校在庆祝第36个教师节大会上表彰了多名优秀教职工,为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党委宣传部特策划《师者风范》专题报道,讲述受表彰的教职工在教书育人平凡岗位上的不凡故事。
2017年,李姗鸿老师从云南奔赴广东湛江,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为起点,走上三寸讲台,开启自己的教育人生。
“这一年,学校原外语系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刚申报成功,第一年招生就迎来开门红。我和教研室主任曹章庆教授、北大才女邓亚玲老师一道,为新专业的同学们上课。新专业、新同学、新岗位,我觉得,这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李姗鸿老师
教育是一场美好的双向奔赴
入职第一年,李姗鸿老师担任《现代汉语》和《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她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虽然家人都在本地,但她还是在校外租了宿舍,方便教学准备和节省上班交通时间,也方便利用课余时间请教同事教学方法,为同学们解答学习困惑。
“教学就像谈恋爱,你对学生付出了,学生也会投以优异成绩的回报。” 李姗鸿老师如是说。她非常重视备课,反复打磨教案,优化教学课件。她还有意识地不断提升教学技能,积极报名每一年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以赛促进。
李姗鸿老师(第一排左四)与同学们合影
“不是因为我教学水平高,而是因为我想提高教学水平。” 李姗鸿老师笑着说。她认为,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是学校为广大“青椒们”提供的学习交流平台,目的就是分享与交流,切磋和共进,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可以从中了解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并接触到更好的教法。她抓住这些机会,一次次地在赛事中磨砺,从第一次的系部三等奖到第二次的学院一等奖,再到第三次获得学校三等奖。“我的想法很简单,有进步就好,说明自己是一直在前进着的。”
李姗鸿教师在汉语教学方面有自己的见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之一,是音美意美、形体优美的语言,她为自己的母语自豪,这些都使她热衷汉语教学,想要深入研究汉语发音、字形构造、词汇组成、语法使用等,她想带领着学生们领略汉语的美,去传播汉语和汉语文化。她感慨道:“文学作品是民族性格的一部分。同学们所形成的人生哲理,很多时候是通过文学作品去熏陶的,所以汉语教学,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再者,汉语课对一个人的演讲能力、思辨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我想,这就是汉语教师德育教育的体现以及我所理解的汉语教学的意义所在。”
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回报李姗鸿教师的,是越来越从容的讲台风采,是同学们的喜爱与较高的学年考核评分。这是一场教学历练与教学进步、老师和学生之间美好的双向奔赴。
教育是一场勇敢的自我挑战
2019年,李姗鸿申请竞聘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一职,她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感受,分析问题、提出规划,认真准备竞聘,最终如愿以偿。
她自觉资历尚浅,经验不足,在很多工作中会积极请教有经验的前辈们。从期中教学检查、年度总结与下一年工作规划、课程安排、教材征订、人才引进、网上教学紧急预案制定,到为期一周的线上专业课程实践、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制定实验室建设方案、第一次学科竞赛的筹备工作、第一届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等等,“事情不分大小,必定尽职尽责”——这是李姗鸿成为系主任后的工作信条。
李姗鸿老师和同事们一同探讨专业建设
她见证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从外国语学院到文化传媒学院的整个发展改革过程。暑假期间,改革不断,李姗鸿老师也不断和同事们对接工作、开会讨论、建设网站。她表示,尤其感谢各位前辈同事们的支持,每一份支持,都让她更热爱这份事业。
“参与到行政工作中,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中,给了我看待教育的另一种视角。教育应该是一场不断的挑战,不断地走出舒适圈,积累更多的教育资本。”李姗鸿教师表示,行政工作虽繁杂但很有条理性,让人更细心、更严谨。在行政工作中,她养成了一个小习惯,任何信息、文件都会简洁归档保存,这种工作思维的养成,对教学工作也大有裨益。她表示要多向教育行业的前辈虚心请教、学习,不管是教学、科研还是为人处事,收获必丰。
她坦然,学校当前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实验室建设方面,应该建设微格课堂教育实践实验室,对外汉语教学实训实验室等。建设微格教室旨在提供教学实践平台,让同学们在教学实践和互评中发现不足,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为日后踏上教学岗位打下基础。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系正在努力联系合作院校,努力开拓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平台。
最后,李姗鸿教师寄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们:扎实打好汉语语言学、文学基础,练好英语等第二语言,加强阅读,培养思维能力,搭建知识结构,关注和了解交叉学科,让自己的专业之路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