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课教研室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室线上研讨活动,研讨活动的主题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如何融入思政课,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为了保证质量,教研室主任提前三天把研讨主题发给任课老师,让他们积极准备,充分酝酿,畅所欲言。
图为线上研讨会现场
大家一致认为,思政课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然后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学生。从创新从程度来看,又可以分为大中小,大创新指的是全方位、革命性甚至是颠覆性的,属宏观层面。中创新指的是变革或整改,属中观层面,小创新指的是细微变化,属微观层面;从时间的顺序来看,创新又可以分为原创和二次创新(又称集成创新);创新从类别来看,又可以简单区分为制度创新,理论创新,道路创新和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创业与学习的关系又可以简单的分为三类,即先学后创,先创后学和边学边创。
接着,课程负责人黄筱纯副教授谈了自己的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纲要课的设想与做法。她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由13人参加的“一大”发展到现在9000多万党员,本身就是一部非常励志的创新创业史。
也有老师认为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充满了创新的色彩,如革命初期,奉行苏联经验神圣化,到后来逐渐认识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一个正确的、创新的革命道路选择。
还有的老师指出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其创新色彩也非常的浓厚,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改造,到改革开放初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立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
也有的老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程指出,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史,就像马克思主义,由传入传到传播,从大众化、系统化再到中国化;从理论成果来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创新理论与时俱进,不断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还有的老师从伟大历史人物的生平出发,去强调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如伟人毛泽东,从一介书生,成长为开国元勋,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思想就具有原创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历史告诉我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可以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培养的。
教研室与会老师踊跃发言,研讨气氛热烈。此次研讨活动,既让老师们深化了对学校发展大计的认识,也提高了把创新创业教育自觉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学校思政课教学与改革起到了固本强基、提质增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