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入党积极分子坚定理想信念,发挥模范作用。2021年5月31日19:30,经济与金融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在新湖校区知行楼244开展了以“三大战役”为主题的分享会,本次会议由学生党员万康康主持,会议围绕三大战役的内容展开学习。
学生党员主持分享会 廖政/摄
一、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主要指挥官有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卫立煌、杜聿明、范汉杰。
辽沈战役歼灭了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
辽沈战役的意义: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为后面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5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1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也是解放军牺牲最严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淮海战役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志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三、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平津战役于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国民党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宣告完全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并从此写就新的历史篇章。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大合照 廖政/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希望通过本次分享会,每位同志都能重视党史的学习。只有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才能在牢记历史、尊重历史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更加辉煌的历史。